国家去杠杆、缩表后钱越来越紧张,银行流动性吃紧,加上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严重分流银行活期储蓄存款,导致银行放贷资金紧张,揽储成本增加,楼主你的这一段有问题的。房价上涨跟各种理财产品也有很大关系的,换句话说,是老百姓存在理财产品里的钱然后放出去,推高房价的。这就是现在开始重点监管各种理财产品的原因。最后多
你说这一段有问题,可能是我没有解释清楚:对于银行而言,业务简单的可以分为资金端和资产端,钱就是资金端,来自银行员工揽储,给房地产放贷后楼房作为质押品就是资产端了。资金端又分为两块:表内资金和表外资金,所谓的“表”就是资产负债表,表内资金就是我们老百姓储蓄的活期和定期(记入银行的负债表),因为有了余额宝,现在大家一般不存活期了,估计连定期都不存了,所以导致银行的储蓄资金越来越少,我在去北京工作前在青岛的某银行工作过3年,那个时候银行的放贷比例是75%左右,就是说老百姓存了100亿,银行可以放出去75亿。所以如果储蓄资金上不去,银行就没有钱放贷,银行主要就是挣息差这个大家都懂,存款不足是影响了银行放贷。
银行给房地产输血有两种方法:1.表内转表外,因为房地产被银监会严格控制总额,所以要想办法了,就是找通道,一般找“信托”,也有很多找基金子公司、融资租赁公司、小贷公司、担保公司等等,2.直接发行理财产品,这个是纯表外资金,通过信托计划等方式流入房地产。
说回来,由于大家都买余额宝,所以银行也搞理财产品,这种“表外资金”就能吸引客户愿意来银行存款/理财,只是银行收到这笔钱的成本大大增加,年化成本起码变成4%左右了,这么高的资金成本,必然要找高收益的放贷项目,个人买房贷款也就在5%左右,中间点差就1%,肯定不合算,目前能够接的住高成本资金的主要是房地产了。但上面提到银监会不让,所以就找“信托”这种通道,一般这种通道的收费是万分之5左右,不贵,银行把理财资金给了信托公司,信托公司再把钱给房地产。
银监会在年底已经发了几个红头文件,重点打击同业业务(银行、信托等都是同业),彻底堵死了,加上4月20日外管局 禁止房地产、城投企业海外融资,所以他们的日子很难过了,再加上美国在加息,今天早上听新闻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,所以外国的钱也贵了,此前借到钱还没还完的要增加成本,对于他们只有尽快处理手头上的新房,就是降价。所以在后面的降价队伍中,通常房地产商的新房最先降价,然后二手房炒作的开始降价......
/7x24/2018-04-20/doc-ifznefkf4505339.shtml